重组前的宝钢与武钢,在中国钢铁业的国家队中,都是技术和产品的代表性企业。
请问您如何看待此次标普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答:标普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请问您对此如何看待?答:信贷增长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及融资结构等的综合反映,受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历史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
重点检查淘汰落后不到位、产能退出不彻底、奖补资金使用不规范、虚报任务完成情况、违规批准新增产能等问题的整改和处理情况。今年已退出的去产能项目在10月底前完成验收,其他项目在12月底前完成验收。钢铁去产能部级联席会议在后续开展的验收抽查中,将专门针对上述两项复查工作进行检查。要求各省区认真组织开展2017年钢铁煤炭去常能验收工作,把验收作为检验去产能成效的重要手段。近日,发改委下发特急文件,防止已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
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一大化学品生产国,甲醇、化肥、农药、氯碱、轮胎、无机原料等重要大宗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但化工行业仍存在传统产品普遍产能过剩,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国内自给率偏低,一些高端化工产品仍需大量进口等问题。未来,化工事业部还将继续增加研发投入比重,提升专利技术使用效率,大力引进科研领军人才,把科技驱动增长落到实处。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说。
在降杠杆方面,中国建立风险控制体系,按行业确定负债警戒线,促进央企资产负债率稳中略降。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424项,占同类奖项总数1/3。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据肖亚庆介绍,中共十八大以来国企改革的直接效果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体制机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改革措施初显成效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完成、10项改革试点形成了一批可复制经验、超过2/3的中央企业引入社会资本在稍早前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对5年来中国国企改革的历程进行了细致总结。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方面,5年来国资监管部门也在健全制度体系、构建监督闭环、盯紧重点环节、强化责任追究等方面下足了功夫,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可靠。
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涉及面占到68%以上。与此同时,中央企业还搭建了各类双创平台518个,有效汇集社会创新资源、人才资源以及基金,带动了创新与就业。十八大以来,共有34家央企进行了重组,省级监管企业有136家开展了重组,使国企资产更加优化、资本更加集中、方向更加明确。另一方面,国企实力较强,创新试错承受力较高,可以为其他企业探索转型经验。
据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介绍,2017年有48家中国央企入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央企的行业带动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与其他企业一样,国有企业也面临着实际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肖亚庆表示,中央企业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都将以市场化为导向和牵引,促使企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一方面,社会资本通常不愿意过多投入回报周期长的基础性研发,而国企则正好可以在经济结构优化过程中发挥引领性作用。
可喜的是,如今中国在国企改革过程中直面深层次问题的措施正越来越多。育新成果很多,去旧同样给力。
过去的5年,是这些年来进步最快、成效最显著的5年,市场化改革最深化的5年。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刘小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过去5年来,中国在国企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日前,世界银行在马来西亚发布了《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上调了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依据便是中国持续而深入的国企改革。带动经济转型升级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高速铁路、移动通讯、大飞机在最近热播的纪录片《辉煌中国》当中,中国5年来不少科技创新发展成就的背后,都闪耀着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的身影。经营管理者容易因为政绩需要、人情关系甚至自身利益进行盲目扩张,忽视成本与风险。在降成本方面,央企布局明显改善,一年来压减的户数达6395户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5628亿美元,较2017年3月末增加1250亿美元,增长8.7%。
从经济层面上看,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向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9%,进出口贸易同比增长19.6%,经济增长出现诸多亮点,这是外债持续增长的基础。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外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
外汇局将持续关注外债情况变动,在继续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同时,有效防范外债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二季度我国外债增长主要来自银行外债增长,其外债余额增长占外债总余额增长的近七成,主要是由于银行在跨境融资宏观审慎政策管理框架下,充分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服务于对外贸易和实体经济发展。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外债增长有着坚实的经济基础,预计未来将继续平稳增长。政策层面上,人民银行会同外汇局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扩大了银行和企业举借外债的自主空间,降低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二季度我国外债增长主要来自银行外债增长,其外债余额增长占外债总余额增长的近七成,主要是由于银行在跨境融资宏观审慎政策管理框架下,充分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服务于对外贸易和实体经济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5628亿美元,较2017年3月末增加1250亿美元,增长8.7%。从经济层面上看,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向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9%,进出口贸易同比增长19.6%,经济增长出现诸多亮点,这是外债持续增长的基础。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外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外债增长有着坚实的经济基础,预计未来将继续平稳增长。外汇局将持续关注外债情况变动,在继续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同时,有效防范外债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政策层面上,人民银行会同外汇局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扩大了银行和企业举借外债的自主空间,降低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0日联合发布数据,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4%,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
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低于临界点。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PMI为53.8%和51.1%,分别比上月上升1.0和0.1个百分点,均位于扩张区间。
当天发布的数据还显示,9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4%,比上月上升2.0个百分点,非制造业继续保持增长。小型企业PMI为49.4%,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介绍,9月份制造业PMI达到了2012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制造业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扩张步伐有所加快当天发布的数据还显示,9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4%,比上月上升2.0个百分点,非制造业继续保持增长。
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低于临界点。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PMI为53.8%和51.1%,分别比上月上升1.0和0.1个百分点,均位于扩张区间。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介绍,9月份制造业PMI达到了2012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制造业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扩张步伐有所加快。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0日联合发布数据,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4%,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
小型企业PMI为49.4%,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孟雁北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包括价格体制在内的很多领域都在进行体制改革,价格体制改革要重塑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新《规则》就是进一步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梳理,这是价格改革非常关键的一步。